南京两栋民国建筑被夷为平地 官方称“局部保护” | ||
双击自动滚屏 | 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13-6-28 阅读:1690次 | [ 大 中 小 ] |
南京两栋民国建筑被夷为平地 官方称“局部保护”2012年11月14日,当时还没有被合并的白下区召开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。会上,太平南路沿线16处新确定的民国建筑被颁发了“控制保护建筑”标志牌,这16处建筑将不会被拆除。其中包括太平南路253号民国建筑华商大药房和太平南路251号的建筑。 现在,太平南路和长府街的交接路上,两栋民国建筑的旧址上已经是一片废墟,记者只能从一些老照片上看到那两栋建筑的原貌。这是两栋四层小楼,在民国时期,算是整条街上比较气派的建筑。并且还吸收了西方建设元素,尤其是巴洛克风格的门头,雕刻非常精美。 一个月前,这两栋建筑开始围挡施工。据工人们说,拆迁是为了地铁站施工。市民们还以为是要对建筑进行修缮,没想到最终都被拆掉了。而在当地居民看来,留点回忆更重要:“如果它有保留的价值,就尽量保留下来。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,不能为了搞建设,什么东西全部都拆掉,全部变成新的。那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。连回忆也没有了。” 这两座楼的拆除引起了网友的热议。有网友考证出,其中一栋楼是名人故居。英国化学家李约瑟晚年的妻子鲁桂珍出身在南京的一个药商家。据记载,她家的药房叫做“华商药房”。被拆掉的一座楼的门头上依稀可以看到“华商”两个繁体字。也就是说,这座楼应该是李约瑟老丈人鲁仕国的家。 对此,南京秦淮区文化局文物科负责人解释说,16座民国建筑的情况不同,保护的方法也不一样,有的是整体保留,有的是局部保护。由于这两栋建筑还不是等级建筑,因此根据地铁3号线施工的进度拆除了。而两个门头因为非常完整,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,被保留了下来。暂时被安放在光华门附近的一处废旧厂房内。 |
||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 |
上条新闻:集体土地农村房屋拆迁补偿以及解决办法 下条新闻:三亚“最牛”违建被拆 投资过亿建筑内部无钢筋 |
备案号:鲁ICP备207242号-4 客服系统 技术支持:济南久联